記者從9月13日舉行的紅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“強信心 重質量 快發展——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”系列新聞發布會紅河縣專場發布會上獲悉,紅河縣認真落實系列三年行動,一體推進“三大經濟”,著力解難題、促發展、惠民生,以新氣象、新舉措推進干熱河谷綜合保護修復示范縣、農文旅融合發展示范縣、民族團結進步示范縣取得新進展。
統計顯示,今年上半年紅河縣完成進出口貿易額507萬元、同比增長100%,實現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13.2萬人、脫貧勞動力轉移就業5.6萬人,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人均純收入8665.15元、同比增長29.71%、增速排名全州第一。
近年來,紅河縣始終把“拼經濟”擺在突出位置,全力以赴拼經濟、穩增長,聚焦本地獨特自然資源和環境優勢,強勢推進資源經濟、順勢推進園區經濟、借勢發展口岸經濟。目前,全縣新發展中半山區特色農業2.9萬畝,推廣“稻魚共作”綜合種養3.47萬畝、種植梯田紅米6萬畝,培育中蜂養殖示范村19個;開工建設31.2萬千瓦大多科、大白能集中式光伏發電和50萬千瓦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;開工建設紅河縣石膏產業綜合開發制造基地,建成宏玥3000萬條石膏線條生產線、天浩礦業有限公司GRG改良纖維石膏裝飾材料一期項目。
圍繞鄉村振興戰略實施,紅河縣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,千方百計抓鞏固、促振興,鄉村建設更加和美。全縣71.8%監測對象已消除風險、戶均享受12.4項幫扶措施,脫貧人口和監測對象教育、醫療、安全飲水、穩固住房等基本訴求得到滿足,基本醫療保險、農村低保做到應保盡保。投入資金3.3億元,實施215個鄉村振興項目,實施3個集鎮產城融合發展、2個文旅融合發展及13個鄉村旅游開發項目。
為保障經濟社會可持續發展。紅河縣堅定不移強治理、優生態,抓好生態管護、生態治理、生態補償,持續打響生態品牌,改善環境面貌,筑牢生態屏障,使綠美紅河更加絢麗。通過城鄉綠化美化三年行動,全縣新增綠化面積8.5萬平方米、新增植樹11萬株,榮獲“省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”,啟動創建國家森林城市和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。開工建設自然村農村污水控制工程19個,開展集中飲用水源地保護,飲用水源水質達標率100%,空氣質量優良率保持在96.2%以上。
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,社會和諧之本。堅持民生投入只增不減宗旨,紅河縣矢志不渝解民憂、紓民困,讓健康紅河更有深度、社會保障更有溫度、文化惠民更有廣度,人民群眾幸福感、獲得感顯著提升。全縣普惠性幼兒園達100%、高級中學正式投入使用,創建省級綠美校園和國家級“國防教育示范學!备1所?h人民醫院與州第一人民醫院緊密型醫聯體建設正式運行,高標準完成縣人民醫院等級醫院復審驗收。舉辦“暢游博物館·新春話馬幫”“開秧門”暨“仰阿娜”文化旅游節等一系列活動,累計接待國內外游客97.23萬人次,實現旅游業總收入10.69億元,增長20%。
乘勢而上開新局,砥礪奮進譜新篇。面向更美好的未來,紅河縣將深入踐行“十種鮮明導向”,進一步增強十種能力,以開展主題教育的實際成效,推動高質量發展不斷取得新業績。
云南網記者 饒勇
本站轉載文章和圖片出于傳播信息之目的,如有版權異議,請在3個月內與本站聯系刪除或協商處理。凡署名"云南房網"的文章未經本站授權,不得轉載。爆料、授權:news@ynhouse.com。
熱門評論